事故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事故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事故報告120xx年6月1日18時10分左右,xx市xx化工有限公司發生一起廢氣泄漏事故,事故導致企業周邊4名群眾入院治療,22名癥狀輕微的群眾進行門診觀察,造成嚴重社會影響。
事故發生后,國家安監總局及市、區領導高度重視,相繼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安監部門落實領導指示精神,徹查事故。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第四十四條之規定,根據區、區政府的指示,20xx年6月2日由區安全監管局、中塘鎮等相關部門組成了“6.1”廢氣泄漏事故調查組(以下簡稱事故調查組)并聘請專家參加,依法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事故調查組按照“四不放過”和“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通過現場勘察、調查取證及綜合分析,查明了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情況,認定了事故性質和責任,提出了對有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的處理建議,并針對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突出問題,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事故單位情況
xx公司坐落于xx市濱海新區中塘鎮東河筒村,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507.98萬人民幣;股東及出資信息:股東,xx市濱海新區中塘鎮東河筒村民員會,實繳出資額,301.6萬元;股東,xxxx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認繳出資額,1206.38萬元;法定代表人:張某某;主要經營范圍:直接耐曬黑G、直接耐曬藍B2RL、直接耐酸紅4BS、直接桃紅12B、液體黃R、液體黃YD-Ⅱ、液體棕、液體紅等;經營本企業自產產品的出口業務和本企業所需的機械設備、零配件、原輔材料的進口業務,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及技術除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二)生產工藝流程
發生事故的車間主要產品為液體黃R,該產品是一種用來對紙張進行染色的黃色液體染料。
操作規程:
首先用水調制片堿形成水溶液并加入應罐中,然后將對硝基甲苯鄰磺酸加入應罐進行縮合應,期間用冷卻水對應罐進行冷卻并啟動攪拌,縮合應結束后往應罐中加入濃硫酸進行中和應,要求在40-60分鐘內滴加完濃硫酸,期間繼續用冷卻水對應罐進行降溫,要求滴加完濃硫酸后應罐的溫度在50度左右。最后一步再加入二乙醇胺進行溶解得到最終產品液體黃R。
酸霧吸收噴淋裝置原理:
對在添加濃硫酸過程中分解產生的三氧化硫等尾氣采用酸霧吸收噴淋裝置來進行尾氣處理,該裝置主要由兩級堿液噴淋中和裝置和一套引風系統組成,應罐在添加濃硫酸過程中產生的三氧化硫尾氣通過安裝在應罐頂部的引風管進入位于車間外部的酸霧吸收噴淋裝置,經過兩級噴淋堿液中和后的合格尾氣通過煙囪排入氣中。
二、事故發生經過及應急救援情況
(一)事故發生經過
20xx年6月1日下午18時左右,xx公司生產液體黃R產品的液體染料車間(廠內編號為6車間)一號應罐在添加濃硫酸的過程中,當班工人突然發現應罐往外冒白煙(主要成分為三氧化硫),因現場煙氣濃度,人員無法靠近應罐,該工人就跑到位于車間外面的酸霧吸收噴淋裝置查看,發現該裝置沒有運轉,就立即啟動該裝置并往應罐冷卻水系統中加入冰塊以加強冷卻水的供冷效果為應罐降溫,三氧化硫外溢從17時41分開始,至當日18時38分左右三氧化硫停止外溢,外溢時間約一小時。在此期間,因應罐為常壓敞口式,致使分解產生的量三氧化硫煙氣從應罐搪瓷罐口外溢并由車間的天窗口及酸霧吸收噴淋裝置的煙囪口向空氣中排出,氣體因風向飄落至附近的居民活動廣場,造成部分群眾出現呼吸道不適癥狀。
(二)事故救援及善后情況
區應急指揮中心接報后立即上報區領導,區領導高度重視,國英、張勇、傳捷、長順、景平、青林等區領導同志分別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妥善處置,安排好受影響群眾的`檢查診治工作。區政府秘書長曹金秋同志及區安監、衛生、環境、、消防、應急和中塘鎮黨、鎮政府等部門的負責同志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置,助受影響群眾到醫院進行檢查診治。現場已責令企業停產整改,中塘鎮黨、政府妥善進行了群眾安撫工作。
三、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一)事故傷亡情況
事故造成4名群眾入院治療,22名群眾留院觀察,截至6月12日,住院群眾已全部出院。
(二)直接經濟損失
截至目前,事故調查組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 GB6721-86的標準,已確定直接經濟損失約215萬元。
四、事故原因和性質
(一)直接原因
員工違章操作,設備故障。
操作工鄭某某未按照操作工藝要求往應罐中緩慢滴加濃硫酸,并在加酸期間擅離崗位,造成濃硫酸加注過快,導致應罐應劇烈,產生量熱量及三氧化硫尾氣;同時,因酸霧吸收噴淋裝置中的第一級噴淋泵電機損壞,不能噴出堿液來中和尾氣中的三氧化硫,導致三氧化硫尾氣未經處理進入第二級,使未得到充分吸收處理的三氧化硫尾氣從煙囪排到空中,從車間屋頂天窗及煙囪排出的不合格三氧化硫尾氣因風向飄落至群眾活動廣場,造成部分群眾因吸入廢氣身體不適入院就醫。
(二)間接原因
xx公司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不完善,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
xx公司未對染料車間生產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有效辨識,沒有建立相應的隱患排查制度,設備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保障設備完好及日常可靠運行,只有當設備發生故障時才進行報修,導致酸霧吸收噴淋裝置第一級噴淋泵電機損壞故障未能發現。
xx公司員工操作知識和技能培訓教育缺乏,整個車間9個人只有一名車間主任和兩名帶班班長懂生產工藝和操作規程;未按照預案進行定期演練,沒有制定相應應急處置方案,導致員工遇到突發事件束手無策。
xx公司沒有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及每日生產前的生產裝置檢查制度,操作工開車前沒有確認裝置各單元是否正常就開車生產,裝置是否存在問題全然不顧。
(三)事故性質
經調查認定,xx公司“61”尾氣泄漏事故是一起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五、對事故有關責任人員及責任單位的處理建議
(一)事故責任單位的責任認定及處理建議
xx公司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管理存在很漏洞。對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導致從業人員不熟悉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不了解事故應急處置措施;沒有督促和教育好從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安全操作規程,沒有 ……此處隱藏22319個字……導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啟動相應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親自或指定人員趕到現場,保護好事故現場,做好標記,并迅速采取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工傷事故發生后,事發K2部門應立即組織事故現場的作業人員,召開現場會,通報事故情況,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總結事故教訓,并做好繼續生產的準備。
工傷事故調查小組組成:
未遂事件、包扎/急救事故、可記錄事故由事發K2部門牽頭,組織K2部門工會、生產、技術、安全的專業人員組成事故調查小組。
輕傷事故由事發K1/R1部門牽頭,組織事發K2部門,事發K1/R1部門工會、分工會等相關的生產、技術、安全的專業人員組成事故調查小組。
重傷、死亡事故由區人民政府牽頭,組織區安監局、區總工會、監察機關、檢察院、公安局等相關人員組成事故調查小組;滬外工廠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牽頭,組織當地安監局、總工會、監察機關、檢察院、公安局等相關人員組成事故調查小組;公司負責人或其指定部門應牽頭,組織事發K1/R1部門、分工會和公司工會及相關生產、技術、安全的專業人員組成事故調查協助小組。
事故報告14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我公司于xxxx年xx月xx日早晨6:00左右發生一起工傷事故,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 職工信息
姓名:xx;性別:x;年齡:xx歲;身份證號碼:xxxxxxxxxxx;籍貫及現住址:xxxxxx,崗位:xx
二、 受傷過程
xxxx年xx月xx日早晨6:00左右,我公司職工在青島市開發區給客戶安裝機器時,被掉下的物件砸傷右腳,隨即被送往青島骨科醫院治療,14日下午被轉至xxx人民醫院繼續住院治療。經初步診斷,右腳多根趾骨骨折,具體病情詳見住院病歷、診斷證明單等。
三、 原因分析
在事故發生后,公司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分析原因體現出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安全教育不足,加之其本人安全意識較低,對生產、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在思想上麻痹大意,所以造成了這次事故。
四、 糾正預防
公司管理層在召開事故原因調查分析會后,又立即組織召開了安裝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會,教育外出安裝人員要提高安全意識,遵守安裝要求,杜絕三違現象,必須認真吸取事故教訓,防止事故再次發生。通過此次會議,進一步加強了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了員工的安全意識和素質。
xxx
20xx年10月16日
事故報告15一、引言
電力事故是工業生產中最為常見的安全事故之一,其應急演練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次電力事故應急演練于XXXX年XX月XX日在某電力公司進行,旨在檢驗應急預案的有效性,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前期準備
本次演練的組織責任人為某電力公司各部門負責人和應急管理專家。在制定演練計劃時,我們確定了演練時間、地點和范圍,并安排了演練任務和流程。為了確保演練的成功,我們還對演練場地進行了仔細的選擇和評估。
具體而言,我們選擇了某電力公司的輸電線路作為演練場地,該線路曾發生過多次故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實際意義。在組織演練時,我們遵循了以下原則:首先,根據預案要求,對演練任務進行了細致的分工;其次,通過內部培訓和外部學習的方式,提高參演人員對應急知識的掌握程度;最后,準備了足夠的應急物資和設備,以保證演練的順利進行。
三、演練流程
本次演練的任務是在某輸電線路發生故障后,參演人員按照預案要求進行應急處置。在演練開始前,設備運行狀況已被實時監控,并確定了故障性質和位置。發現故障后,值班人員立即向上級匯報,并啟動應急響應程序。第一響應人員到達現場后,迅速進行現場勘查,并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在現場救援階段,救援隊伍組成后立即趕赴現場,并根據現場情況進行了救援行動。在責任追究階段,對事故責任進行了評估和認定,并對相關人員進行了處理和改進措施。在演練過程中,我們還注意到了以下細節:首先,對設備的安全措施進行了充分的考慮和準備;其次,采取了科學有效的物資儲備和調配方式;最后,各參演部門和機構之間進行了密切的協同配合。
四、演練細節
在本次演練中,我們特別注重細節的把握,以確保整個過程緊密銜接,流暢順利。以下是具體的細節安排:
1. 安全措施:在設備安全措施方面,我們采用了多種預防和保護措施,如安裝安全閥、設置警示標識等。在人員安全措施方面,我們為參演人員配備了安全帽、防護服等裝備,并在現場設置了安全警戒線等。此外,我們還制定了緊急疏散和撤離計劃,以確保現場人員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撤離。
2. 物資儲備和調配:在物資儲備和調配方面,我們根據預案要求準備了充足的應急物資和設備,如發電機組、應急照明燈、滅火器等。同時,我們還制定了物資的維護和管理流程,以確保物資的質量和可用性。
3. 協同配合:在協同配合方面,我們成立了專門的演練組織協調機構,負責統籌協調各項工作。同時,我們還建立了參演部門和機構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機制,確保信息的暢通和行動的協同。此外,我們還充分利用了社會資源,與相關政府部門、急救機構等進行了協調配合。
五、總結評估
在本次演練結束后,我們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評估工作:
1. 成果總結:在成果總結方面,我們對演練過程中的亮點和成功之處進行了總結和歸納。例如,參演人員在應急處置過程中表現出了高度的責任心和應對能力;各參演部門和機構之間配合默契,響應迅速;現場救援隊伍的組織和行動效率較高。
2. 預案優化和完善:在預案優化和完善方面,我們對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建議進行了收集和分析。針對這些問題和建議,我們對預案進行了相應的優化和完善。例如,對預案中的流程進行了優化;加強了應急物資的儲備和管理;提高了參演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等。
3. 經驗教訓總結:在經驗教訓總結方面,我們對整個演練過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總結。例如,對于設備故障的'應對流程和響應速度可以進一步加強;參演人員在救援行動中需要更加注重救援技巧和方法;各參演部門和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溝通可以更加緊密等。
4. 責任追究:在責任追究方面,我們對演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評估和認定。對于出現的問題和失誤,我們對相關人員進行了相應的處理和改進措施。這有助于增強員工對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并促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相關培訓和演練活動中。
5. 其他效果:在本次演練活動中,我們還取得了其他一些效果。例如,通過對應急物資的儲備和調配管理進行優化和完善,提高了應急物資的質量和使用效率;通過與相關政府部門、急救機構等社會資源的協調配合,增強了與外部資源的聯系與合作;通過內部培訓和外部學習的方式提高參演人員對應急知識的掌握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