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活動方案15篇(集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活動方案1一、活動目的:
1、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
2、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借端午節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操,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3、端午節也是一個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體驗親情的魅力。
二、活動時間:
6月23日——6月24日
三、活動安排:
1、舉行一次有關端午節的班級活動。
(1)同學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識。
(2)以小組為單位,搜集進行古詩文的交流或賞析。
(3)講解有關屈原的故事和詩歌,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4)為學生講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
(5)展示自己的手抄報作品。
2、“我向長輩學一技”主題活動。
在家里向長輩學習粽子的各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并品嘗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3、體驗端午情懷
(1)同學們將自己包好的粽子帶到學校來與朋友、同學、老師一起分享,培養孩子之間、師生之間的友情。
(2)能夠背誦有關端午的詩詞名句,或介紹屈原的故事。
(3)以《粽香四溢端午節》為題寫一篇作文,與大家分享你的端午情懷。
4、“嘟嘟嘟”跑得快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一個呼啦圈,兩個粽子
玩法:以班級為單位,8個家庭組合為一組進行接力,游戲中,孩子做車頭,一手拿一個粽子做方向盤,家長蹲下做車尾,呼啦圈為兩頭連接,一頭套在孩子的腹部,一頭家長用雙手握住,小車以最快速度前進至對面家庭組合,將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給下一組家庭,最后一組家庭跑完,游戲結束,快的那一班級獲勝。
四、活動要求:
1、班主任認真組織,查找相關資料,利用班會課或活動課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作好記錄。
2、請老師們將相關的活動照片于本周四下班前發給邊老師,作文電子檔于24號前發至邊老師郵箱。
3、各班也可自行設計活動內容。
端午節活動方案2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賽龍舟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編蛋網、纏五色線、做綠豆糕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4.體驗并學習幾個簡單的傳統禮儀基本動作:揖禮(問候)、附手禮(站)、叩首禮(坐)、執手禮、鞠躬禮。
活動準備:
1.端午節的故事PPT;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針、線;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葦葉、線繩;編蛋網、纏五色線的材料:繩線、五彩線;做綠豆糕的材料:面粉、餡料。
3、漢服幾套。
4、聯系幾位熱心的家長代表,幫忙完成制作活動。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粽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邀請了幾位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和我們一起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鼓掌歡迎!
二、家長代表結合PPT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三、學習幾個傳統禮儀基本動作:揖禮(問候)、附手禮(站)、叩首禮(坐)、執手禮、鞠躬禮。請個別小朋友穿上漢服進行表演展示。
四、端午節賽歌會,請各班的小朋友們表演朗誦端午節的兒歌。
大四班: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大班孩子穿上漢服表演)
小一班:五月五,是端五。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端午文化我知道”親子活動,請幾組家庭代表分小組分別展示端午風俗表演。
第一組:包粽子。
第二組:做香囊。
第三組:編蛋網。
第四組:結五絲。
第五組:做綠豆糕。
六、活動結束,向參與的家長代表表示感謝,并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合家幸福!
端午節活動方案3夏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作為當代大學生許多同學因為在外讀書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四川警安職業學院團委學生會社團聯合部決定在端午節之際開展以"我們一起過端午"。讓大家了解端午佳節。
一、活動目的:
以游戲的形式體現端午的風俗,弘揚民族文化,烘托節日氣氛,豐富校園文化,活躍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二、活動時間:
六月六日
三、活動地點:
男生公寓門口
四、主辦單位:
警安職業學院院團委
五、活動具體安排:
(1)吃粽子大賽參賽人員以三人為一組,蒙好眼睛,待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后,參賽人員在原地轉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時間將粽子解開以最快的速度吃完,當完全吃完后舉手示意,工作人員檢查無誤后,由我們的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束,根據用時最短選手獲勝,發放獎品、其他兩位發放紀念品。
(2)追憶歷史,端午有獎問答我們在場地周圍懸掛長繩,繩上按順序粘上有關端午節風俗,歌謠等的問答題目、同學們若知道題目答案的可將題目拿下,到對獎處回答,答對者發放獎品。
(3)夾彈珠游戲每組2名參賽者,各1雙筷子,1個水杯、工作人員宣布開始后,計時1分鐘,選手開始夾彈珠,時間到,工作人員宣布結束并檢查各杯中彈珠數目,數目多者獲勝,發放獎品。
(4)鏢王爭霸端午有射箭的風俗、由于條件限制 ……此處隱藏9913個字……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日期:
端午節,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
活動地點:
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活動內容:
1. 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具體內容如下: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2.包粽子
(主持人):**,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一起來包粽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粽葉、粽繩。
方法:
1. 將粽葉折成漏斗形
2. 在漏斗形的粽葉里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粽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 將粽葉包好后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5. 蒸煮。
三)詩歌朗誦
(主持人):**,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么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第一:xx朗誦。
第二:小組朗誦。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第五:大家齊誦
(詩歌內容附后)
四)觀看賽龍舟錄像。
(主持人):**,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 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七、吃粽子
請評委根據粽子的樣式,口感評價。并且評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會吃粽子大王。
八、領導講話:
**,今天的端午節過得很有意義。**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心靈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欲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搜集能力。同時也非常感謝家長對我們活動的熱情參與。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七、活動結束
端午節活動方案15一、 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傳承端午習俗,弘揚屈原愛國精神”企業系列活動讓初中師生更進一步了解端午習俗,了解屈原生平,了解屈原作品,理解屈原作品精神內核。達到師生自覺傳承屈原文化,自發弘揚屈原“愛國、求索”精神之目的。同時,也是組織全體初中師生廣大師生為xx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做出應有貢獻,把屈原愛國精神轉化為師生愛家鄉的實際行動。
二、活動時間
xx年6月23日至7月1日。
三、活動內容(組織開展“十個一”活動)
1、召開一次動員會。要求全體初中師生各級各類學校在5月31日前召開以“愛秭歸、迎端午、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動員會,號召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到全體初中師生“迎端午”活動中來。
2、辦一期宣傳專欄。要求各學校在6月5日前,認真辦一期以屈原文化為主題的宣傳專欄,并在班級之間、年級組之間開展評比,促進學生自覺傳承屈原文化,弘揚屈原精神,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3、上好一節端午節活動課。要求全體初中師生各學校組織活動課教師認真備一節《端午節活動課教案》,上好一節端午節活動課。并請各鄉鎮中學和縣直學校各推薦2篇《端午節活動課教案》于6月10日前網傳至教育股,我們將組織專班進行評選,對評選出的優秀作品予以頒證獎勵,并在秭歸教育網上刊登。
4、開展一次“話端午”主題活動。要求各學校以班為單位組織開展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讓同學們人人了解端午節的相關來歷、傳說故事和習俗活動,進而感受傳統節日折射出的濃郁文化氣息。
5、組織一次“屈原簡介”講座。要求各學校組織屈原簡介講座,讓學生知道屈原的生平和主要代表作品,并能背誦他的名句,小學生5至10條,中學生20條以上。
6、組織一次詩歌朗誦會。要求各學校組織以屈原作品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讓學生理解屈原主要作品的精神內核,通過朗誦會讓同學們了解愛國詩人屈原的高尚人格和愛國情懷。
7、組織一次主題班會。要求各學校以班為單位組織一次“學屈原,愛祖國”主題班會,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8、組織一次青春詩會。要求各初中和高中組織以“繼承傳統文化、弘揚屈原愛國精神”為主題的青春詩會,并組織評獎。各初中和高中于6月20日前推薦優秀作品5篇網傳至教育股,我們將組織專班進行評選,對評選出的優秀作品予以頒證獎勵,并在秭歸教育網上刊登。
9、組織一次“沿著屈子的'足跡”文化考察活動。要求屈原鎮、歸州鎮、茅坪鎮和縣直學校結合當地實際組織學生參觀考察,深層了屈原,學習屈原,然后組織撰寫大賽,抒發學生情懷,抒發愛國情感。
10、組辦一臺文藝晚會。要求各學校以“追懷先賢、弘揚國學、超越自我” 為主題舉辦一臺文藝晚會。通過形式多樣的節目更直觀的展示“端午習俗”,讓學生更進一步知曉屈原、學習屈原,進一步激發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四、活動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縣教育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各學校要迅速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并將方案于6月5日前上報至教育股。
2、加強督辦落實。教育局活動領導小組將對全體初中師生各學校開展“傳承端午習俗,弘揚屈原愛國精神”企業“十個一”的活動情況進行檢查督辦,結果與年度目標考核掛鉤。各鄉鎮中學和縣直學校活動領導小組也要加強對本鄉鎮和本單位的活動開展情況的督辦,確保活動落實到實處。此項活動結束后,請各校整理好檔案資料,并將活動總結于6月28日前交教育股。
3、確保活動安全。各校組織開展此活動時一定要高度注意安全工作,特別是組織戶外活動時一定要制定詳細的安全預案,確保安全“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