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預警散文(優秀9篇)》由精心整編,希望在【北京啟動霧霾紅色預警】的寫作上帶給您相應的幫助與啟發。
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通知 1
各相關處室、區教委、高等院校、直屬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及校外教育機構:
根據監測實況和預報分析,我市自12月21日夜間起,開始受西北高壓和冷空氣影響,污染物擴散條件趨于好轉,空氣質量自北向南逐步改善,預計12月22日中午前后空氣質量改善至良好水平。按照《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修訂)》規定,本市提前發布預警解除信息,于12月21日24時解除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因12月22日上午局部地區空氣質量改善還不明顯,請各區教委、各單位提醒學生早晨上學時做好健康防護。
為確保全市教育系統各部門、各單位實現平穩有序退出,特就解除紅色預警指令后續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在規定的紅色預警指令解除時間,即12月21日24時之前,全市中學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校外教育機構及高等院校必須堅持紅色預警指令中的應急措施,不得提前結束,不得隨意更改。
二、全市恢復正常上課的。時間統一定為12月22日。寄宿制中學、小學、幼兒園亦照此落實復課時間。
三、要在紅色預警解除后,將復課指令及時傳達到各學校和所有學生家長,并確認每一名學生家長都收到復課指令。
四、高等院校在紅色預警指令解除后,應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疏導,恢復正常的體育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
五、請各區教委、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及校外教育機構接到通知后立即向市教委反饋指令接收情況、復課準備情況,于12月22日9時前向市教委反饋復課情況及工作總結,反饋路徑依照既定預案執行。
各區教委和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解除紅色預警后各項工作的細化落實,特別是對復課準備、通知傳達等關鍵環節實現落實到位、責任到人,確保不漏掉一個學生。在紅色預警解除期間,要暢通信息交流渠道,密切關注市教委門戶網站“通知公告”欄目,及時下載相關指令并傳達到轄區內所有學校,確保指令精神全覆蓋。
請市、區政府教育督導室組織力量切實開展督導檢查,請各級各類學校認真做好紅色預警退出過程中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及12月22日復課工作,收集反饋情況,提供有力保障。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月21日
天津首發重污染紅色預警 2
天津首發重污染紅色預警
受嚴重霧霾天氣影響,天津市將于12月23日0時到12月24日6時啟動重污染天氣紅色應急響應。這是當地首次發布紅色預警。
22日凌晨,天津市政府通過“天津發布”官微等渠道發布了紅色預警信息。按照天津的`應急預案,紅色預警為重污染天氣最高級別預警,在預測空氣質量指數AQI≥500發生1天及以上、空氣質量為極重污染情況下啟動。
為此,全市可能產生大氣污染的與建設工程有關的生產活動都將停止,全市行政區域內道路全天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管理,中小學及幼兒園停課,所有戶外大型活動停止,企事業單位實行彈性工作制。天津市教委通知中小學和幼兒園23日停課一天,高校同時停止室外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業余訓練,停止露天體育比賽活動。
此次紅色預警之前,天津市12月19日啟動了橙色預警。在19日的污染巡查檢查中,天津市國土房管局、建委、交通運輸委等部門以及一些區縣均因所負責的大氣污染問題點位而被通報。25個污染點位被查出問題,如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工地未按要求停止土石方作業而被批評。
20XX年迄今,天津市已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16次,其中藍色4次,黃色8次,橙色3次,紅色1次,總天數超過40天。
紅色長征散文 3
歲月像葉子,從發芽到飄落,從新綠到斑駁,經歷過無數次風雨的洗禮,經歷過無數次的分分離離。有些記憶難免褪色,但也有的至今仍鮮活于腦海。我們的童年時代便是人生中不能忘懷的綠色歲月。
剛入學時,我們只顧了學習,每日重復著追分逐名的文字游戲。“丟沙包”、“跳皮筋”、“踢毽子”、“打紙牌”,這些枯燥的游戲,逐漸不能束縛我們翩翩欲飛的靈魂。于是,我們五個女生便開始了綠色童年中的“紅色長征”。
一 偷瓜記
我們小學讀了六年,換過三個村子。三年級的時候,去了臨村商莊。也許是處于這種來回奔波路上的無聊,我們平生第一次做了“賊”。
村外,我們必經之路的旁邊有一塊地種了菜瓜。這種瓜,成熟之后才會有一種淡淡的甜味。記不清是響應了誰的號召,幾只小手伸向了尚未成熟的瓜蛋一子。我啊,可沒敢摘,但又怕其他姐妹笑我膽小,情急之下,我撿了一個別人摘下又丟棄的,放在兜起的裙子里。裙子里兜著中午媽媽炒熟,準備去磨炒面的麥粒、玉米粒,最重要的是那三分錢。幾個姐妹爭先恐后的選大個的瓜時,聽到一聲猛喝。我們頓時慌了手腳,四處逃竄。玉米地,大豆地,谷子地,我們穿梭而行,最終的集合地點定為橋頭。當我們集合在商莊村外的橋頭時,幾個姐妹仍有收獲,而我,裙子里空空如也。一個下午的零食都沒有了,尤其心疼我準備用來買拔糖的那三分錢。三分錢買的拔糖,可以吃到晚上睡覺前。
老師正準備上課,瓜地的主人順跡追到了學校,氣急敗壞的在老師面前指責了我們。大概意思是,瓜還沒熟,摘了糟踐,如果熟了,可以來吃。然后是老師的嚴厲批評,言下之意,大抵如此。我感覺自己的臉燒得厲害,把頭垂的很低,恨不得塞一進桌斗里,藏起來。
這次的做“賊”經歷,至今想起,膽戰心驚。
二 告狀記
吳老師適時正談戀愛。有一次她男朋友來找她,給她帶了一臺“燕舞”牌錄音機。辦公室與教室僅有一墻之隔,吳老師和她男朋友在小小的辦公室里,把錄音機的聲音放到最大。他們是想遮蓋住什么,那時的我們不清楚。但也有個簡單的想法,就是他們肯定在說悄悄話。吳老師總是讓我們上自習,總是忘了時間,不給我們下課。有時候,我們實在快尿褲子了,不得不出來,自行解決。有的同學見到吳老師正和她男朋友相擁而舞,或是其他親密接觸。看到的同學回來,便發現新大一陸似的和我們匯報。 錄音機是用干電池的,有八節吧。電池沒電了,吳老師竟然叫我們攤錢。那個時代,一分錢就是我們的命一根子。
忍無可忍!也是天賜良機。偶一日,我們準備上學的時候,在村口遇到了一個老師。聽說,愛農學校去了位大校長。經過商議,我們決定扭轉路線,直接奔愛農。我們見到了那位胖胖的大校長,大校長坐在一個馬扎上,屁一股深深陷入馬扎。我們五個輪番哭訴吳老師的三大罪狀。一,總上自習;二,日日笙歌;三,剝奪我們的財產。
狀告吳老師這一壯舉,取得了我們意想不到的成效。第二天,學校迎接我們的,便是另一張陌生的面孔。
三 夜路行記
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又轉移陣地到了愛農。我們也就開始了上夜校。
有一天晚上上課前,幾個同學在教室門口外碼上了一溜磚。老師被絆了一個跤,先是命令我們起立。然后,他手舉一個笤帚疙瘩指著我們說:“把手伸出來,我看誰的手上有土,就是誰碼的磚。”當時我的心里像揣了小鹿,怦怦亂跳。我沒碼,但我差點被絆倒時,摸了摸磚,手上也有土。還好,由于懼怕那 我躲過了一劫。
每天晚上我們都上兩個小時的課,因為是晚上,沒處玩,中間也不下課。兩個小時,我們總好像要被憋出尾巴。好容易熬到放學,調皮又在我們心頭滋生。
那時一般的農戶沒有院墻,我們走的那條胡同,間間隔隔就有好幾戶。電視需要架在高高的桿子上的天線來接收信號。看到主人一家興致勃勃的看電視。我們互相對視,心照不宣的走到電視桿前用手轉動。屋子里的電視屏幕雪花片片,嗡嗡作響。主人一個臺一個臺的找,都一樣。最后找不到頻道的主人推門而出。我們一哄而散。接下來,便是第二家,第三家,無一家幸免。
一樣的動作,一樣的效果,一樣的謾罵。坑坑洼洼中,跌跌撞撞,滾滾爬爬。
我們哈哈大笑,幸災樂禍的笑聲在高高的夜空回旋。
四 說鬼記
上夜校時發生的事比較多,比如前面提過的`給人家轉電視天線,還有在鋁壺里煮雞蛋,“啪”的一聲過后,成了雞蛋湯;騎在爐子上烤棉褲,棉褲被引燃;冬季被老師騎著車手舉木棍趕著長跑;冬天砸個冰窟窿釣魚,最為傳奇的一次,是夜校說鬼。
一天晚上沒電,我們點著蠟。那是總停電,我們都有備存。一人桌角一顆白蠟,白蠟的光比紅蠟的亮。老師說出去有點事,告誡我們不許說話。后來也許是時間太久了,有的同學熬不住了,說起話來。在燭影搖曳的夜里說什么最恐怖?當然是說鬼了。我們姐妹中有兩個參與并策劃了這次“說鬼記”。班上年齡最大,個子最高的男生被嚇得嚎啕大哭,眼淚成雙成對的落下。
老師回來了,知曉了事情的原委后,給了夜里他們犯錯誤以來最大的“獎賞”,往幾里外的水站跑一圈再回來。我慶幸自己沒參與,同時也為他們擔心。這么遠的夜路啊,肯定又累又怕。
第二天,街上盛傳著一首打油詩“黑夜我們說鬼魂,嚇得同學丟一了魂。哭爹喊娘非告狀,老師罰我們跑一趟。”
悠哉,悠悠哉!
五 摘棗記
我們的童年時代沒什么零食。一寵一孩子的家長會做一種“嘎巴”,把面和紅糖和在一起,搟成薄片,切成小塊,在鍋里烘干,烤脆。我們的家長中沒有一個會這個手藝。我們除了用一分、二分錢買幾塊糖疙瘩,就是搭伴找食兒吃。榆錢、野桃、野杏、最值得回味的是酸棗的味道。
酸棗長在堤坡上,那片生長酸棗的堤坡離學校很遠。我們早早的吃了午飯,十一路大步行軍。她說這的好,我說那的好,摘出哪顆酸棗都免不了被刺劃,被刺扎。兜里,袋里辛辛苦苦的裝滿了,我卻被馬蜂蟄了脖子,有的說,抹點大蔥里面那種黏黏呼一呼的東西就可以好。我們又四處找大蔥,終于找到后,抹了,一樣,只是弄的脖子周圍黏黏一糊糊,再加上汗液,心痛欲碎。疼痛難耐,不得不回。走到村邊,看到幾棵掛滿大紅棗的樹。那種棗,兩頭尖,中間鼓,老人稱之為“棱棗”。有同學吃過,又脆又甜。看看滿載的酸棗,再看看滿樹的“棱棗”,我們垂涎欲滴,既來之,則摘之。
緊趕慢趕,我們遲到了近一節課。看到老師黑乎乎的臉,我們就知道在劫難逃了。凱旋而歸的我們霎時變成了斗敗的蟋蟀,不寒而栗。戰利品全部充公。
最慘的是我,一起寫檢查的時候,我大著個脖子。
葉子漸漸紋理清晰,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也改變了那些紅色長征中心照不宣的“惡習”。走上了一條寬廣的大路,放眼望去,只有滿目的綠色。
霧霾紅色預警作文500字 4
最近這段時間經常聽說霧霾,本來以為這是其他地方受苦了,沒想到早上一起床,發現周圍已經是霧茫茫一片了。霧霾天氣來襲,不知道會給人們帶來多少不便!
最近這幾周這空氣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幾乎每周都要來上一場濃霧,一出門,大街上濃霧彌漫,仿佛走進了伸手不見五指的迷魂洞,那乳白色的霧像輕盈的煙塵又似穿不透的薄紗,時時刻刻圍繞在身邊。
走在路上,只能看清楚自己身旁的東西,連對面高大的樓房都已經模糊看不清了,轉頭卻突然看到了馬路上看不到盡頭的汽車,再看看這討厭的鬼天氣,我仿佛看到了工廠煙囪排放的滾滾黑煙,我仿佛看到了煙花散去后那滿天的煙塵,我仿佛看到了焚燒秸稈的漫天濃煙……
很多人可能沒有想過,這霧霾是怎么來的,有因必有果,當馬路上的車流量一日比一日多的時候,當鞭炮“噼噼啪啪”響起的時候,就注定了我們一定要吃這樣的苦果。看看春節期間,好容易這煙花量比往年少了一些,誰知這商家開業及元宵節放的鞭炮比春節都多,好一個火樹銀花不夜天,可是,這不夜天換回來的不僅是一次盛大的視覺宴會,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霧霾天氣,這飄逸在空氣中的細小顆粒物,一般的口罩根本抵擋不住,只會給人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傷害。
霧霾天氣和我們的環境受到污染有很大的關系,只有當我們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才能遠離霧霾,讓我們的家園恢復它原本的美好,才能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舒適!
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通知 5
1月14日,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由于未來幾天我市面臨著新一輪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自1月14日11時起,我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紅色(I級)預警。
據市環保局預測,受污染物排放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預計1月14日至18日前后,我市空氣質量可能連續4天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且可能出現2天以上的嚴重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或PM10。
根據《焦作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焦政辦〔〕135號)(以下簡稱《預案》)要求,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管委會、市直有關部門要做好I級響應措施,并與市藍天辦《關于進一步做好1月1日至3月15日大氣污染管控工作的通知》(焦藍天辦〔2016〕111號)同時執行,執行最嚴格的應急響應和管控措施。工業企業和建筑工地因保民生、保安全等特殊原因,按相關要求經審核批準的,可按批準要求執行,并嚴格落實環保措施,最大程度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
霧霾紅色預警作文400字 6
星期天,我在爸爸的幫助下,上網查了一下西安三月份前半個月的空氣質量,一查,讓我大吃一驚,我發現其中國重度污染有六天,輕度污染有兩天,中度污染有七天。
原來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問爸爸:“霧霾和沙塵對人體有什么危害嗎?”爸爸和我查閱了一下網上的資料,原來,霧霾和沙塵的危害非常大,霧霾會導致傳染病擴散和多種疾病發生,給人體健康帶來較大的危害。沙塵也會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還給人類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
我又查了一下造成霧霾和沙塵的原因,原來大氣空氣氣壓低,空氣不流動是主要因素,空氣不流動是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中,由于地面灰塵大,空氣溫度低,地面的人和車輛是灰塵攪動起來……沙塵是一種風雨沙的相互作用的危害性天氣現象,它的形成與地球溫室效應、植被破壞、物種滅絕、氣候異常等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他還分為沙塵暴、浮塵、強沙塵……
我想我們不應該無節制開采自然資源,不應該隨意砍伐樹木,有車的人盡量少開車,多做公交車和騎自行車,綠色出行。燈泡盡量用節能燈,少開空調,大家要給街道多灑水。不隨地亂扔垃圾,多植樹造林,保護我們的地球。
紅色世界散文 7
紅色世界散文
天色灰暗,冷風凜冽,不知不覺又到了三九天,滴水成冰的世界里。看著云低風刀的天空,又讓我想起小時候家里做粉條的快樂時光,父母親忙忙碌碌的身影,換來了我們村子里令人艷羨的粉條世界。
八十年代,因為鄉村里電力和機械化程度不高,粉條的全部制做工序都是手工制成,做起來麻煩,吃起來勁道,有味。也許是粉條的粘度高,喜粘連等緣故,做粉條需要寒冷的天氣,天氣越冷,凍得越結實,做出來的粉條質量就越好。因此,每年一到三九天,家里就出現做粉條的那些熱鬧情景。
那時候,我們家十多口人,每年過年,父親只能從鎮上買回一斤多粉條,一家人基本吃不到幾根,剩余的全部用來接待客人了。因此,我們對那粉都都的粉條很向往,饞得流口水,卻因為經濟力量有限,這個愿望一直不能實現。
農村土地包產到戶后,農民的溫飽問題得以徹底解決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便想著如何改善基本生活條件。以前,每到秋天,地里的紅薯只是曬成片外賣給供銷社,價格不高,收入也很少了,出現了資源浪費的現象。
有一天,母親從表叔家串親戚回家后,便讓父親拿著一塊鐵皮和木板,試著用榔頭將鐵皮橫七豎八地撞成一個個小眼眼,再把鐵皮釘在木板上面,這樣,就形成了擦紅薯的擦子。
母親將那些大紅薯洗了一大筐,然后就拿著紅薯在擦子上面擦,不多時,一個個大紅薯變成半盆細碎的呈現著白白的淀粉的紅薯渣。就這樣,母親不停地勞動,我們姊妹睜著一雙雙迷茫的眼睛,一個個盯著滿頭大汗的母親,誰也不知道怎么幫忙。
母親看我們詫異的神色,說:“你們不是想吃粉條嗎?這就是要做粉條,到時間讓你們吃個夠。”
這是我們第一次知道紅薯能變成粉條的說法,雖然我們不知道這些紅薯如何變成粉條,需要多少工序,卻一個個感到好奇,充滿了期待。一有時間,趁母親不在跟前,我們調皮地拿起紅薯學著母親的樣子去擦,沒有想到,看起來簡單的勞動方式,做起來并不簡單。因為我們抓不牢手中的紅薯,搞不好紅薯一滾,一塊皮就被擦子擦掉掉了,手上立刻鮮血淋漓。沒有多長時間,我和姐姐的手分別被擦子擦爛了,鮮血順著手指流下來,疼得我們齜牙咧嘴,難受萬分。母親看到后唏噓不止,心疼的默默地給我們包扎好手,她繼續擦著紅薯。那時間,我們感覺母親的手特別的有力,特別的龐大,特別的神奇,任何樣子的紅薯到了她的手里都老老實實的變成粉末。
一盆盆紅薯擦好了以后,母親汗流浹背,和父親一起將家里的大水缸洗干凈,然后,將那些擦好了的紅薯渣放在大盆子里面兌好了水,用舀子舀著倒進吊在梁上面的布兜兜里面,白花花的水漏下去,再用手捏住布兜很勁地捏,一連幾次下來,布兜兜里面慢慢的就只有真正的紅薯渣了。
第二天早晨,過好了的紅薯淀粉白花花的沉淀在缸底,母親再將那些漿水輕輕地舀走,一桶桶倒到外面,缸底露出了白白的,結結實實的紅薯淀粉。這樣,反復過濾兩次,做粉條的原材料就成了。
從秋天開始,母親反反復復的擦紅薯,過濾淀粉,然后將那些淀粉集中到布兜里面,等它稍干一些,用手托起布兜兜底,拿起一個大大的橢圓形的紅薯粉疙瘩,放在大桌子上面讓它涼干。一排排紅薯粉疙瘩放在那里,好像一個個元寶那樣的耀眼。母親經常滿頭滿臉都是被噴著雪白的淀粉,依然樂呵呵的。我們讀著母親的笑容,心里感到無比的踏實,又開始盼望著那些淀粉什么時間能變成粉條。
左鄰右舍紛紛到我們家取經,一個個躍躍欲試,又擔心做不好前功盡棄。母親鼓勵他們一起干,并且一邊示范一邊讓他們親自動手實驗,就這樣,一個看一個,全村里好像發起了粉條總動員,家家戶戶有時間都忙忙碌碌起來。在母親的帶動下,村子里,到處都可以看到在院子里或者放在家里晾曬的元寶般的淀粉疙瘩。
那年冬天的一個下午放學后,我剛剛回到家,看到表叔來了,院子里多了一口大鍋,一跺柴禾。表叔性格開朗,待人和氣,對誰都嘻嘻哈哈,特別親熱。村民們聚在一起,抽著煙,準備著細細的樹條,等到吃完晚飯,身強力壯的小伙子們就在表叔的指揮下,燒水的燒水,拿粉的拿粉,一個個忙忙碌碌,在“嗨吆、嗨吆”的喊聲里,淀粉變成了糊糊狀的一大團。這時,表叔拿出那個鋁漏瓢,讓小伙子們揪出一坨丟進瓢里面,他一手端著瓢,一手握著拳頭敲,粉條嘩嘩地漏到了滾開的鍋里面,等到粉條從鍋底瓢起來,就是熟了。旁邊的母親和一些女的急忙用長木棍將粉條順著鍋邊滑溜溜的撈到了事先準備好的大盆里,經過兩道涼水冰和洗,再將粉條在事先準備好的細木棍上面撘勻,放到一塊大竹簾子上面。就這樣,這些人配合默契,不多時,一根根挑滿粉條的`木棍就擺了一大片。
我好奇的走過去用手摸那軟軟的滑溜溜的粉條,被一位長輩一聲吆喝嚇得趕快離開,只好遠遠地看著大家忙碌著。就這樣,一直忙到后半夜,原來定好的幾家粉條已經全部下完了,大家吃了我們家做的粉條燉肉夜宵,每個人都盛了一大碗粉條,里面還有香噴噴的大肉,大家呼呼嚕嚕地吃著,一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這可能是村子里最豐盛的一個晚餐。吃完飯,一個個回家去了。
擺在我們家院子里的只有我們家的粉條了,父親擔來一擔擔水,母親用水瓢舀著,隔段時間就往粉條上面灑一些水,讓它好結冰,結的冰越厚越好。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來去看那些粉條,一個個凍得石頭一般的結實,用手敲敲,硬邦邦的。父母親就把它們拿起來放到兩根木頭搭起來的晾桿上,等待著晾干以后就算完成了全部工序了。
我們沒事情就去看粉條,在太陽下,開化了的粉條在木棍上面已經固定成型了,不再滑落了。看著那一排排粉條,許多時間我們都忍不住拿起一根塞進嘴里面吃起來,母親就說:“吃吧,從現在開始,粉條管你們吃個夠。”
看著母親自豪的神色,我們從內心里感到母親的偉大。我禁不住走過去拉起母親的手,專注的看了看那雙有力的大手,因為淀粉的侵蝕和長期的勞動,指頭上許多地方已經裂開了口子,甚至還冒出血來,纏上了膠布。我感到心里難受,問母親“疼嗎”?母親卻像沒事人一樣樂呵呵的。
聽隔壁奶奶說,母親年輕時亭亭玉立,粉嘟嘟的臉著實可愛。如今,母親的臉上布滿了皺紋,許多牙齒已經脫落,唯有那大骨棒的身架依然威武剛強,站在母親跟前我們時刻感到有一種親切踏實的感覺。無論干什么事情,只要母親在身邊,就感到渾身都是力量。
粉條從紅薯變成淀粉,從淀粉變成粉條,村子里家家戶戶不再饞粉條了,一些家庭還將剩余的粉條賣掉賺錢。吃著那滑溜溜的粉都都的粉條,我們時常想著那一個個工序變化的神奇,真正的從內心里懂得了勞動成果的含義,對父母親那樣的勞動者懷著尊敬。
后來,村里運回來了一臺帶柴油機的磨粉機,就這樣,人工的做粉條變成了半機械化,粉條從此就沒有再斷過,成為一年四季的美味佳肴,可是,我們仍然懷念母親手工做的那些粉嘟嘟的粉條,純真,甜美,勁道,覺得那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冬天,非同尋常的世界,直到許多年后,這思想依然存留在腦海里揮之不去。
霧霾紅色預警作文300字 8
早晨醒來,很難再看到以前那藍色的天空,經常是一大片濃濃的霧籠罩著,連近處的大樓都模糊不清,這就是最近幾天糟糕的霧霾天氣。
近幾天的報紙上,一直都登載有關霧霾天氣的報道,今天的報紙上還有一個醒目的“最近空氣質量不會明顯好轉”的'大標題。空氣質量的確很爛,學校里的廣播上說有重毒污染,要求我們不要在操場上做運動,在那臟兮兮的空氣里運動,感覺自己成了吸塵器。
這幾天天氣變暖了,但這滿天的大霧還是揮之不去。從窗戶里眺望遠方,還是一片迷茫,近處天空的一角似乎有了些好轉,呈現出了點藍色,但仍然透著灰。我和奶奶出去散步時,感覺人就像被罩在一個巨大的玻璃罩里,呼吸十分困難,氣體吸進嘴里還有一股令人作嘔的干粉味。
大霧和陰霾,為何揮之不去?我們做錯了什么?這難道是天空對我們的懲罰?
紅色預警的散文 9
紅色預警的散文
晨起,微涼,睡眠嚴重不足的我得趕緊穿上保安服,準備接崗。從寢室出來,黏糊糊的雙眼只露出了一條勉強能看到黑色眼珠的針線般的細縫,而我這雙眼睛正在用這條細縫看著前方熟悉的路,以及高處同樣熟悉的天。
前方道路平坦,上方濃霧傾城,不禁讓我想起了宋代柳永的那闋家喻戶曉的《雨霖鈴》,其中有兩句我還依稀記得,“念去去,千里煙波,霧靄沉沉楚天闊”。詞意婉約凄切,并將宦途的失意,戀人的別離勾勒得迷惑茫然,肝腸寸斷。
此際也如千年以前那般,霧靄沉沉楚天闊。只是照比千年以前,那時候可以文雅詩意地把霧稱之為霧靄,如今呢,由于科技的興盛,使得文雅詩意不得不變作成真實直白,故而稱之為霧霾。誠然霧靄和霧霾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前者是由煙霧和蒸汽組成的,后者則是由煙霧和粉塵組成的。面對著呼吸的緊促與艱難,鼻孔與嘴巴的干澀與惡心,我敢斷定,將我圍繞的,是真實直白的霧霾,而非文雅詩意的霧靄。
站崗期間,幼兒園方面為我們提供了一次性的防塵口罩,并且后勤領導還對我們關心備至地道一聲,“辛苦了,要注意身體啊。”
的確,有兩三個保安立時便扣上了防塵口罩,而我并沒有,因為給我感覺,戴上口罩,呼吸就更加困難了。不過與我持同一種想法的人并不多,那些幼兒園里的工作人員,那些入園學習的孩子,那些陪同孩子入園的家長,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佩戴防塵口罩的。有的口罩像一張紙那么薄,有的則相對厚實些,還有些未免感覺事態嚴重了,佩戴的口罩跟我以前在工廠白灰窯期間佩戴的“豬拱嘴”似的防毒面具差不多,再戴一頂鴨舌帽,活脫一個地下工作者,就一雙眼睛是露出來的。
至于嗎?我很疑惑,但卻沒有發出疑問,我怕,我怕這么多人把我當成十足的傻瓜和另類。我只能是略帶些小覷、不屑的態度,心忖一句,“你們這幫人也未免太惜命了吧。”
惜命是應該的,畢竟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本該好好珍惜才對。可他們似乎不太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過分精心,未見得是什么好事。
無風,無雨,連小孩子們都不做戶外活動了,只管在樓里的一些游樂設施處玩耍,因為霧霾就在我們上空,感覺離我們很近,我都不用卯足了勁魚躍猛跳,只管高舉手臂,輕輕抓上一把,手心里便會有一層細微的,薄薄的粉末,它們正是霾是根源。我若膽敢仰頭深吸一口氣,怕是嗓子眼都會被那些粉塵顆粒給硬生生堵死。
要說霧霾的厚重確實不容小覷,就連晴天本該出現的日頭也被遮擋得嚴嚴實實。見不到光的我,除了唏噓不止,竟還有些喜悅欣慰。無光,溫度也就能相對低些,我呢,自然而然也就感覺到清爽涼快了。在清閑悠哉,溫度適宜的環境下,隨心所欲寫點兒小感慨,嗯,這感覺,美滋滋!
不知不覺,八個小時的工作結束了。上午會忙亂些,因為送孩子上學的家長比較忙亂,不是忘帶學生卡了,就是忘帶書包了,再不就是忘帶體檢報告了。總之,有的家長來來回回折返了兩三趟,得虧住得近,再不家里有車,不然的話,一個來回,怕是都快到放學時間了。還有早上起不來,或不想起來的孩子,九點多、十點多,有的十一點了才在家長的百般哄勸下入園學習。
相比較上午,從中午十一點半打飯、吃飯開始,直到下午兩點下班,這期間簡直就是舒然享受,若非有文章作陪,恐怕我都要閑得睡著了。呆閑可以,睡覺萬萬不能,這是規定,鐵規,也是責任。
下班之后,洗了個熱水澡,然后回到寢室,躺在床上,校讎適才用手機寫下的文章。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這么井然有序,特別是在沒有瑣事煩心的日子里。待文章梳理完畢,我竟有些困了。困就睡,生活本不該過分思慮才對。
過了不知道有多久,手機鈴聲一陣爆響,我哈欠連連從睡夢中陡醒,接通電話,原來是老韓找我出去溜達。
我氣哼哼地說:“你有病啊,這才幾點啊,就出去溜達,你一會兒不得站崗嗎?”
“你才有病呢,我還站崗?孩子早就放學了,你人呢?”老韓也氣哼哼地說。
“孩子放學了?那好,我這就出去,你在門口等我啊。”我撂下手機,看了一眼上面的時間,媽呀,都下午五點半了,這么快,敢情老韓已經站完崗了。
我趕緊穿上衣服,連跑帶顛地來到幼兒園門口,同老韓到附近的大型超市溜達溜達,順便買點兒東西。
途中,我倆聊了很多,無非是關于環境,關于霧霾的。
“我就納悶了,為什么這么多人喜歡來北京呢?這破地方有什么好,一天天烏煙瘴氣的,從剛出生的小孩子,一直到七八十歲的老頭子、老太太,出門大口罩子一扣,連說話都費勁,沒有點兒膽量的,怕是連話都不敢說。”老韓說。
“不光說話,呼吸都得需要極大的勇氣,不然的話,就容易得病。”我說,“有時候我也覺得奇怪,這地方真沒啥好的,可還是有這么多人往這兒扎堆,所謂趨之若鶩,我也搞不明白是為什么。”
“這還用問?我看呀,就是有病。”
“的確有病。在家鄉那邊一個月掙五千都比這邊一個月掙一萬活得瀟灑,空氣還好,環境還好,管理也自由。不像這破地方,空氣也不行,環境也不行,管得還死嚴死嚴的。”
“你砸吧砸吧嘴,是不是賊埋汰?”
“可不嘛,跟我們以前干活的工廠差不多,細灰兒,一層,弄的嘴唇上都是,像沙子似的。”
“對,就這玩意兒,像吃了一嘴灰似的。”
“湊合過吧,啊,老哥。人家那些精英都能在這兒挺住,相信咱也能挺住。”
“廢話!跟人家比?想多了吧,兄弟,你也不看看人家那保險,那保障,那待遇。你再看看咱們,頭疼腦熱都得自己花錢治,去醫院掛號都比北京本市居民貴,一天下來,工資還沒一瓶輸液錢多呢。”
“要不怎么說人家是精英,咱是面瓜呢。”我感慨萬千地說,腦海中竟不禁浮現出了孔夫子的那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話來,或許我的理解有問題,總之,我認為這句話好假,特別是當我以比普通人高的身高卻還要從下往上仰望時,它,真的好假。
“你后悔沒?”老韓突然問我這么一句。
“不是,你這話啥意思?”我略顯迷茫地回了句。
“我不知道你后不后悔,反正啊,來到北京以后,我是后悔了。這地方沒南方城市好,甚至還沒遼寧好呢。”
“那是,有海的地方空氣自然比這兒好多了。要說這么多人來這兒的目的,無非是因為這地方有發展前景。”
“所以我說我后悔了呀。”
“啥意思?你沒發展前景唄。”我取笑說。
“你有。”他冷哼一聲,并橫了我一眼。
“老實說,我也沒有。”我坦白自己的心聲
我倆悵然對視,不自覺地在心中評價起了自己當初的選擇。既無發展前景,又為什么還要忍受霧霾的。侵犯。來到北京呢?而且不光只有霧霾,有時候還有沙塵暴呢,那天,灰黃一片。
誠然我們深知幼兒園的工作屬實不錯,清閑、有趣,美中不足的一點,就是霧霾。記得有人跟我們說過,霧霾的等級若是達到了紅色預警的程度,那么就會停課,直到紅色預警消除為止。然而我來幼兒園半年了,卻從未遇上過一次紅色預警,哪怕一天也沒遇到過。
我不止一次天真地認為北京治霾的效率還算不錯,雖說無法根治,可畢竟沒有給予霧霾以復蘇的機會。然而,我卻被一個認識多日的朋友冷言冷語地嘲諷了好一頓,他的嘲諷令我無比汗顏,無言以對,且不得不當一個渴望得到奧妙知識的一時半刻的學生,虛心佇立,洗耳恭聽。
“你傻呀,還現實主義大作家呢,連這點兒事都看不明白,我呸!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好不好。為什么北京沒有出現過霧霾紅色預警?你根本就不曉得什么原因,不是治霾的效果有多好,而是怕老百姓說治霾的力度不夠,丟不起人,怕啪啪打臉,所以即便達到了紅色預警的指標,它也不報,最高就報橙色預警。我這么說,你能聽明白了吧。”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當時我就是這么想的,聽了他的解釋,我恨不得給他來一個九十度的鞠躬,不,一百八十度的鞠躬都不過分。只是當看到他講完這番話之后,卻一臉微笑地看著我,并對我說:“這說明什么,說明你還不算是個地道的北京人兒。你若在北京生活個十年八年的,就什么都知道了。”
我極為罕見地、謙卑地向這位老師點了點頭,以示尊重,向他對我的坦露心聲報以感謝,向他對我的授業解惑報以感謝。
我跟老韓說說侃侃,到了目的地,乘坐滾梯,來到地下超市。我滿腦子想的都是那位朋友,那位老師的話,今天的空氣狀況估摸著也夠紅色預警的指標了吧,畢竟網上標注的北京空氣的質量是嚴重污染。
我不曉得得有多嚴重才夠得上是紅色預警的指標,我只知道,地下的空氣要比地上好很多,因為那些彌漫在空氣中的細菌和微顆粒在氣流的作用下應該是向上飄的才對。倘使連空氣都被凝結了,結成了像矽肺一般的硬塊,從而沉重到不受氣流的左右,沉沉向下,怕是紅色預警的指標都掩蓋不住它的威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