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故事里,我是楊陽,一個50歲的組織干部,我的閨女趙小芳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但她還沒有處過一個男朋友。每當我想起這個話題,她總是會把話岔開或者摟著我跟我貧嘴,“你閨女這么好,你還怕我嫁不出去啊?再說了,你就真舍得這么早把我嫁出門啊?誰陪你啊?”
有時候,我真的新鮮,孩子怎么如此快就長大了?想想她剛出生那會兒,像是就是眼前的事兒……趙小芳是個幸運的孩子,她勉強搭上了打算生育前的末班車,擠進了二胎的行列。我很慶幸她的到來,因為有了一個兒子的我們特別渴望身邊能圍繞著一個扎著胡蝶結、穿著花衣裙,蹦蹦跳跳的大概乖靈巧巧的女孩兒。
從上幼兒園那天起,她絕對是自己的事自己做。你要非去幫她,一定會急得哭起來。之后我們就不敢再“搶她的事”做了,只至于趁她不注意的時候重來一遍就是了。趙小芳慢慢長大后,我很感激她小時候自己的保持,這幫助她養成為自立的性格。
上學的時候,趙小芳一向很勤奮,在學習的問題上從來沒用我們操什么心。她直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大部分業余時間依然用來學習。在專業之外自學攻下本科法律專業,又拿下經濟治理專業中級職稱證書。她的勤勉踏實贏得了單位領導和周圍同事們的心。
但作為父母,我們老愛跟著瞎操心,有時候真是著急啊。我每當在街上看見一路走過的男孩女孩親親密密,我都忍不住要用羨慕的眼光多看上兩眼,有時心想:人家的閨女并不比咱們漂亮呀!那個總是張著翅膀端著弓箭的愛神怎么就不朝我們的閨女身邊飛呢?
可能真的是年代不一樣了,我們也不能老拿那個年代的情感觀念去和現在的人說事。這次偶然間看到了一本《哈佛MBA女性擇偶策略》,雖然貴,但買下來放在顯眼位置,也沒見到有什么變化。而那些為我們介紹覺得符合條件的小伙子,最終都是面試幾次后失聯,那些經歷讓我的擔憂更深沉。
然而,不久后趙小芳又重新展現出了笑容。她約幾個朋友一起去了大連旅游,說要給自己的心情放個假。那段時間后,她整個人變得更加靚麗,我比她的戀愛成功還高興——因為我的閨女真的長大啦,從內到外都那么成熟,從智慧到情感都那么澄明,對感情,她一定會有自己的熟悉,而且我相信會是正確熟悉;對于選擇,她也一定會有自己明智且合適的一份選擇。我這個年輕太太,就盡管安下心來多享受這床前的小棉襖幸福吧別哪天冷不防帶回個想嫁的小伙子,再去拉著閨 女掉淚說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