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0的加減法》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上冊《0的加減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上冊《0的加減法》教案1教學內容
"0的認識和加減法"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包含第29─ 31頁的內容。
教學背景分析
數0的含義比較寬,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不同的應用就體現出0的不同含義,所以教材采取了認數、寫數相結合的編排方式把數0的教學單獨安排成這一段。并注重通過多種素材,創設為學生所熟悉、感興趣的數學題材,經歷從具體——抽象——具體的認數過程。在教學0的加法時,我創造的使用教材,將課間休息的小游戲成為貫穿加法教學中的階梯。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知道0的含義,會讀、會寫數字0。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2、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探索等學習活動,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
3、在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和興趣。在探索研究活動中體會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初步體會0的含義。
教學難點:學會有關0的計算方法。
課程資源
新課改理念下的課堂教學,首要的是課程資源的挖掘和運用。《新課標》明確要求教師活用教材,努力結合學生特點充分開發課程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藝術資源等,通過多種教學資源的整合拓展學生視野,使學生用數學的思想分析、觀察、體驗、收集、處理各種信息,用靈活的方式和方法讓學生經歷數學活動,體驗數學過程,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探索數學規律,努力實現過程性教學目標,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所以,根據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占優勢階段的特點,為了發揮直觀教學效率,在本節教學中,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物品和符合教學實際的.板畫教學,通過這些資源的合理運用使學生感受著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更會加強獲得新知的密度和效度。
教學策略
本節課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
1、動起手來樂趣多
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操作活動,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生推到主體的位置,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突破和發展。
2、在矛盾中"我"要探索
本課注重揭示和呈現矛盾,巧設懸念,以激趣為基點,層層深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自己探索、解決矛盾,把知識和能力溶為一體,激發學生學得愉快,學得主動。
教學流程
一、情境激趣,在故事中體驗0
1.向小伙伴們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結合學生回答板畫小猴子)
2.教師講一個關于小猴子的故事:小猴的媽媽留下一個盤子,里面裝著他最喜歡吃的水果做午餐。估計媽媽可能給它留下幾個桃子?
3.估計一下盤子子最后能剩下幾個桃子?(1、2、0貼圖片)
4.哪個數字沒學過?0它代表什么?
板書課題:0的認識和加減法
二、在生活中尋找0
1.0像什么?教師范寫,一起書空,然后描紅,再獨立寫。
2.生活中哪兒見過0?
三、在情景中體會0的計算
1.課間休息,游戲猜小棒
2.在游戲中,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觀察教師雙手拿的小棒描繪一下,再列式。
3.出示小鳥圖,
⑴提出數學問題。
⑵怎樣列算式?
⑶再舉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
4.幫老師解決難題,5-0怎么算?
四、在活動中練習與應用
1.游戲:排數序
2.講述2004年奧運會中國驕人戰績,從中找出有關數字0的生活常識:
⑴110米欄世界冠軍劉翔站在跑道的哪個位置可以用0來表示?
⑵我國臺灣省金牌總數0的突破,總獲2枚,了解生活中0的突破的實際意義。
3.課后延伸
吃飯分碗筷,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一年級上冊《0的加減法》教案2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0”的兩種含義;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較整潔地書寫“0”。
2、培養學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3、通過緊密聯系生活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和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具準備:
小黑板、圓紙片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看卡片口算5以內加、減法)
2、看數畫圖(用圖形 表示5、4、3、1)
二、新授:
1、認識0,“0”的兩種含義:
(1)用0表示沒有
①(出示3張白紙)第一張紙上放2根粉筆,第二張紙上放1根粉筆,第三張紙上是空白的'。
② 問:第一張紙上有幾根粉筆?用幾表示?(板書:2)
第二張紙上有幾根粉筆?用幾表示?(板書:1)
第三張紙上有幾根粉筆?(一根粉筆都沒有)
我們可以用什么表示?(用0表示)
0和1、2一樣,也是一個數,沒有就用0表示。
③誰能說說“一個也沒有”要用0表示的例子?
如:我有5根粉筆,全用完了,現在1根也沒有了,可以用0表示。
④看課本P29猴子吃桃圖,說一說圖意并列式計算。
(2)用0表示起點
①(請學生拿出尺子)觀察尺子,1的前面是幾?量東西的長度時,要從0開始數起,0在這里表示起點。
②看直尺數數。
(3)小結0的兩個含義:一是表示沒有,二是表示起點(開始)。
2、教寫0:
(1)讓學生用手指書空0,說說0像什么?書寫時要注意筆順,從右上角起筆,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寫得圓滑,不能寫得一頭圓,一頭尖,不能有棱角。
(2)課本上描紅,練習寫。
3、教學有關0的加、減法:
(1)看課本P29小鳥圖,指名說圖意,適當進行愛鳥教育。
“窩里有3只小鳥,全飛走了,還有0只小鳥。3-3=0”
(2)看青蛙圖,說圖意,再列式計算。
“左邊有4只青蛙,右邊有0只青蛙,一共有幾只青蛙?”
列式:4+0=4
……此處隱藏3659個字……這個數。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
4.一個數減去0,還等于這個數本身。
A、請教大家:5-0=?
同桌討論交流,請一個學生說出得數,并說明理由,全班評價。
B、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學生列舉,說算式,教師板書:
4-0=4 3-0=3 2-0=2 1-0=1 0-0=0
C、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規律?
(一個數減去0,還等于這個數。)
三、學習后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會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后歸納小結:認識了一個新朋友──0,知道0表示一個也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學習了有關0的加減法,
四、練習中應用
口算有關0的加減法。
A、視算:<CAI>出示有關0的加減法的算式,學生搶答;
B、聽算:教師說算式,學生口答得數;
C、學生作小老師,說幾道關于0的題目,其余學生口答,判斷評價。
一年級上冊《0的加減法》教案6教學內容:教材24頁主題圖以及做一做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理解并掌握有關0的加減法的計算。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學會0的加減法計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發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學會有關0的加減法的計算。教學難點:認識關于0的加減計算的特性和規律。
教學過程
一、探索新知
1、教學例1:得數是0的減法。
為了美化校園環境,學校種了很多花,一(1)班的小朋友主動承擔起澆花任務,他們可勤勞了,天天定時給花壇里的花澆水。瞧!今天他們又行動了。(例1場景圖——小朋友澆花然后離開的過程)
(1)你能說一說圖上的.意思嗎?先說給同桌的小朋友聽一聽,然后請學生說給全班小朋友聽。(引導學生說出:有三個小朋友在給花澆水,澆完后3個小朋友全部離開了。)
(2)你會提出一個問題嗎根據要求的問題,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計算嗎
(3)怎樣列出一個算式(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3)
(4)誰能說說為什么用減法
(5)3—3的得數是幾說一說算式中的每個數各表示什么意思。
講述:從一個數里去掉跟它相同的數,得數是0。(板書:同數相減等于0)
2、教學例2:一個數加0的加法。
護花小組的小明在家養了兩盆花,他天天盼著花兒開,花到底開了
沒有小朋友想知道嗎?
于0)
2、教學例2:一個數加0的加法。
護花小組的小明在家養了兩盆花,他天天盼著花兒開,花到底開了沒有小朋友想知道嗎?
(1)(多媒體出示例2)誰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2)老師給小朋友提了一個問題,請仔細聽“兩盆一共開了幾朵花”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呢為什么?
(3)算式怎么列得數是幾說一說算式中的每個數各表示什么意思先同桌討論,再交流。
(4)講述:一個數加0,還等于原來的這個數。 3、到現在為止,小朋友學到了關于0的什么新本領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課題:0的加,減法)剛才我們是看著圖,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結果。如果不看圖,你也能算出結果嗎
出示想一想:0+3=□
4、一個數減去0,還等于這個數本身。 A、3-0=?
同桌討論交流,請一個學生說出得數,并說明理由,全班評價。 B、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學生列舉,說算式,教師板書:
4-0=4 3-0=3 2-0=2 1-0=1 0-0=0 C、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規律?
(一個數減去0,還等于這個數。)
三、趣味練習
1、小朋友知道小猴子最喜歡吃什么嗎今天老師就給它帶來了。(出示想想做做1左圖)
先說說圖意,再把算式填完,然后交流,說出算法。看到這么好吃的桃子,小猴子可忍不住了,我們給它好嗎?然后讓學生結
合圖意把算式填好,交流時說出算法。 2、小猴子吃完了桃子,就急著完成媽媽布置的作業了。(出示想想做做2)我們和小猴子來比一比誰更快,更聰明,好嗎學生獨立完成想想做做2,再校對。
3、小朋友真厲害,可小猴子也不賴。咦!做完作業的小猴子為何悶悶不樂呢原來小猴子的好朋友小鳥被關在了籠子里。你知道籠子里的小鳥現在最大的愿望的是什么嗎那我們就放它們出來吧。請小朋友看著想想做做3,先說圖意,再填算式。交流時多媒體播放每一幅畫面。
4、小朋友的表現這么出色,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出示想想做做4先獨立完成,然后交流,觀察,你有什么發現?
①請小朋友橫著看第一行3道算式,你能不能找出里面藏著的一個小秘密(交流歸納出:一個數加0得還是這個數。 ②請小朋友橫著看第二行3道算式,你能找出里面藏著的一個小秘密(交流后得出結論:0加上一個數得數還是這個數。)③第三行的3道算式呢它又藏著一個什么秘密呢,小朋友能找出來嗎
歸納出:一個數減去0得數還是這個數。 ④第四行呢(一個數減去它本身得數是0。)5。開放練習想想做做第5題,先自己填一填,再說一說還可以怎樣填?
你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嗎?
四、總結
今天小朋友的表現真是太棒了,不僅會算0的加,減法,更了不起的是找出了有關0的加減法的一些規律,高興嗎回家把今天找出的規律告訴爸爸媽媽吧。
板書設計:
0的加減法
3—3=0
5+0=5
0+3=3 3—0=3
一年級上冊《0的加減法》教案7教材分析
《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是《數學(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P29的教學內容。
數字0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不同的應用體現出0的不同含義,有關0的加減法也具有其獨特的規律和特點。
學情分析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好動,喜歡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童話故事。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或其他的數學活動,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還有一些同學由于年齡小,學習還是比較吃力,不容易理解0的含義。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理解0的含義,會讀、會寫數字0,了解數的順序。
2.使學生在情境體驗中理解有關0的加、減法的'含義,并能熟練計算。
3.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探索等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舉一反三的推理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0的含義,會讀、會寫數字0,了解數的順序,理解有關0的加、減法的含義,并能熟練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