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垂釣》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兒垂釣》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兒垂釣》教學設計1設計理念
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了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促進學生發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朗讀、感悟詩,并大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A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大致理解詩句,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3、借助圖畫,引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小男孩釣魚時的專心致志的可愛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詩的韻律美。
教學重、難點
認識6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這首詩。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謎語、圖片,引入新課
1、孩子們喜歡猜謎語嗎、猜猜這是什么水上動物:
周身鱗甲耀眼明,渾身上下冷冰冰,有翅寸步不能飛,沒腳五湖四海行。(打一水上動物)
2、孩子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動物嗎、(魚)喜歡吃魚嗎、
3、有誰跟父母去釣過魚呢、怎樣才能釣到魚、(最好讓魚竿長一些……)(不讓魚知道有人要捉它,釣魚還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評:你真能干,懂得的.釣魚知識真多。)
4、老師這里有一幅圖,你能看出是誰在干什么嗎、(一個小孩在河邊釣魚,一個老伯伯跟他打招呼,小孩擺擺手。)
5、你能看出是什么時候的事嗎、從哪里看出來的、(是古代的事情,從服裝上看出來的。)
6、那時候有一位詩人叫胡令能,他看到這一情景,頗有感觸,寫下了一首詩,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古詩《小兒垂釣》。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釋題
1、讀題思考:“小兒”指什么、“垂釣”就是“釣魚”。
2、指導讀好課題:誰再來讀課題,“垂釣”正音。“釣”是生字,一起再來讀一讀,并書空“釣”;
3、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小孩是怎樣釣魚的呢、他釣到魚了嗎、在哪兒釣魚、)
4、好,讓我們走進課文,去讀讀吧!
三、初讀古詩,認識生詞
1、我們先來聽聽課文錄音吧!
2、再自己讀讀古詩,注意把字音讀準,戴紅帽子的字(生字表里的字)多讀幾遍。
4、同桌互相抽讀,檢查字音,糾正讀音,并做上符號。
(1)抽生讀字。(誰來領讀,如果他讀對了,就跟著他讀三遍。)
(2)去掉音節你還會讀嗎、這些詞語娃娃你也認識嗎、(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遙遠、不應人)(開火車讀)
(3)把生字、詞語送回家,你還有信心讀準他們的字音嗎、抽學生讀句子,正音。
(4)齊讀古詩。過渡句:孩子們真能干,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不但把字音讀準了,還把句子讀通順了。真不簡單!
四、朗讀古詩,感受詩意,學習兩個同音字“應、映”
1、再讀讀課文,圖文對照讀,看看能讀懂什么,將不懂的詞句做上記號。
2、學生自由質疑:大家通過圖文對照讀,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遙、不應人……)
3、(前兩句詩)邊讀詩句邊看圖理解并學習生字“映”。
(1)看圖理解“蓬頭、稚子、垂綸”:頭發散亂的小孩學釣魚。
(2)誰來讀這一句、一個不愿意梳理頭發的孩子來學釣魚,說明興趣很大,怎樣讀、再讀(把字音讀準)。
(3)小孩是怎樣坐在河邊學釣魚的、(側坐)用身體語言理解“側坐”。看圖理解“草映身”。
“映”是生字,讀,正音。
用“倒映”說句話,并讀句子:①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彎彎的小船。②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許多閃亮的珍珠。
怎樣記、(用加一加方法記),書空。師范寫“映”,生描紅,臨摹。
(4)小孩是怎樣坐在河邊學釣魚的、連起來說一說。
(5)誰來讀這一句、邊讀邊看圖,邊想象詩中的情景。抽生讀—正音—齊讀。
4、(后兩句詩)邊讀詩句邊看圖并學習生字“應”。
(1)誰來讀這兩句、
(2)出示課件問:當小男孩正在專心釣魚的時候,路人走來向他大聲提問,小男孩是怎么做的、
(3)(擺手)讀第三句。他回答了嗎、(沒有)再讀,正音。
(4)過路的人向他問路,他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擺手不讓過路人靠近,為什么這么做、從哪里看出他怕把魚嚇
跑、怕什么聲音嚇跑魚、(路人的腳步聲、問話聲、小孩的回答聲。)“應”是什么意思、(回答)
“應”是生字,與“映”同音,讀,正音。
“應”找朋友并讀詞:對應、反應、應答、應用題。(“應”是多音字,組詞:應該、應當)
“應”什么結構,怎樣記、書空。師范寫“應”,生描紅、臨摹。
(5)抽生讀第四句,正音,男女賽讀,齊讀。
師小結:小孩既怕老伯伯的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的回答聲把魚嚇跑,他一門心思用在了釣魚上,你覺
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可愛的孩子。(聰明、聚精會神、專心致志)
(6)指導學生看圖朗讀這兩句,讀出小男孩專心致志學釣魚的樣子來。
(1)再聽錄音:讓我們來夸一夸這個孩子吧!這真是一個可愛的孩子,讀一、二句詩。
(2)這真是一個注意力集中、全神貫注的孩子。讀三、四句詩。
(3)讀全詩。
五、指導背誦
(1)看錄像:這孩子初學釣魚多么認真、多么專心致志啊!讓我們帶著感情背誦這首詩好嗎、
(2)根據板書背。
六、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識記字形:課文還有四個生字(釣、遙、路、側),讓我們來記住它們吧。出示四個生字,這四個生字娃娃各有各的樣子,你對哪個生字娃娃的印象最深刻、是怎么記的、說給大家聽聽。
3、指導寫字,觀察田字格里的字描描寫寫,重點指導“應”、“映”、“遙”。
4、選字填空練習: ……此處隱藏15505個字……生的想象能力、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咱們從前學過很多古詩,誰能背給大家聽聽。
指名背誦《宿新市徐公店》
你背的這首詩描寫了追黃蝴蝶的孩子,非常有趣。同學們,今天要走進我們課堂的也是古時候的一個小朋友,當時詩人把小孩兒叫作“小兒”、板書:小兒。這個小孩子在做什么呢?
板書垂釣。這兒有一個生字垂,誰會讀?多指名幾個讀,齊讀。來,一起讀讀這個詞:垂釣。
你能通過這個詞想像出這個小孩兒在做什么嗎?(釣魚)
是的,這首詩就寫了小孩子釣魚的事,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吧!
齊讀課題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胡令能(板書:唐胡令能)
他筆下的小朋友是怎樣釣魚的?
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先讀一讀這首詩,認讀生字,讀準字音,把這首詩多讀幾遍。
剛才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老師聽見一些同學大聲地認讀生字,真會學習。
那我們就先來認識認識詩里的生字朋友
垂、蓬、側、莓、苔
1、認讀生字
2、指名讀,齊讀
3、去掉拼音,齊讀,開火車讀
4、認讀詞語
CAI出示:蓬頭、稚子、垂綸、莓苔、草映身、招手、不應人
師引導學生讀準,讀懂,讀美!
5、將我們認識的字詞朋友放回古詩中,自由地讀一讀,試著把古詩多讀幾遍。看看誰能把古詩讀得既準確又流利!
6、師范讀
三、情境導入,理解品讀詩句
1、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CAI仔細看圖,看到了什么?自己靜靜地想一想,用幾句話說給同桌聽一聽
同學們說了這么多,詩人只用了兩行詩,十四個字就把這副畫展現在我們面前
板貼在黑板上
指導朗讀
這個孩子是怎樣坐在河邊釣魚的呢?我們學一學吧!
全班表演側坐你們側坐的樣子和詩里的孩子一樣可愛。這樣坐著,多么舒服,多么愜意啊!
孩子側身坐在綠綠的莓苔上,周圍的水草郁郁蔥蔥,密密層層遮住了他的身體,這就是:草映身!
孩子小小的,水草密密的、高高的,把孩子小小的.身體全遮映住了!
指導朗讀。
咦,孩子為什么要找一個水草這么茂密的地方釣魚呢?
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
3、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孩子釣了好久,一條魚也沒有釣到。他透過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條大魚慢慢游過來了,眼看就要上鉤了,他屏住呼吸,靜靜等待魚兒上鉤。正在這時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來,結合圖畫,自由讀讀這兩行詩吧(板貼在黑板上)
生答遠處有個人路過這里,發現了這個釣魚的男孩,于是向他問路。他招手不回答路人,怕把魚嚇跑了。
師演:正在孩子專心釣魚等待魚兒上鉤的時候,遠遠來了一個路人問路,來,我就是這個路人
你們就是釣魚的稚子!(演):“小朋友,請問你杏花村怎么走啊?”
你們怎么都這樣擺手,
不出聲回答我啊?|(怕得魚驚)
原來是“怕得魚驚”,所以你們“不應人”,所以你們才沖著我“遙招手”。
我問路時,你們心里在說:
(帶著自己的感受,自由讀讀這兩行吧)
孩子心里還會說?
路人來問路時他遠遠就招手不回答路人,怕魚兒受驚了不來上鉤。他心里說:別喊了別喊了,別把我的魚兒驚跑了
小組比賽讀
齊讀
4、就是這短短的四句詩,把這樣一個天真可愛,聰明機靈專心釣魚的孩子帶到了我們面前。想象孩子可愛的樣子,讓我們把整首詩完整地讀一讀吧。
大家讀得真好,這個同學啊還帶著動作在讀呢!我們一起來帶著動作讀一讀吧!
5、CAI音樂
清澈河水里,魚兒自在游,綠綠莓苔旁,孩子靜等候。
頭發蓬蓬亂,水草綠幽幽,路人來問路,遠遠急招手。
合著音樂,我們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讀古詩,看誰能把古詩背誦下來。
(把板書摘下)
6、合上書,結合圖畫,我們自由地把古詩背給同桌聽聽吧
7、指名背誦。齊背
四、拓展《村晚》
今天我們一起讀了一首這么有趣的詩,還認識了一個聰明的孩子。其實古詩中描繪了不少可愛的兒童形象,例如我們從前學過的《宿新市徐公店》,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宋代詩人雷震寫的《村晚》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bēi),山銜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大家借助拼音自由的讀一讀吧。
指名一二,齊讀。
描述詩意
五、作業
今天《小兒垂釣》里的稚子陪伴我們度過了快樂的學習時光,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了,翻開書83頁再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一邊看一邊想想插圖和我們學的古詩相比還差點什么?
我們拿起彩筆畫一畫吧。
《小兒垂釣》教學設計14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通過講解和朗讀古詩,使學生感悟古詩大意,能夠熟讀和背誦古詩。學會本課的7個一類生字和7個二類生字,通過古詩教學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觀察能力。
過程和方法:通過識字教學,使孩子們學會運用部件組合法來識記生字,并且掌握形聲字的基本特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無比熱愛之情,讓學生去貼近自然,感受自然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夠感悟古詩大意,學會本課的.7個一類生字,理解其字義,會認7個二類字。
教具準備:小孩圖、路人圖、草圖、生字卡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時數: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2、學會7個一類生字和7個二類生字;指導書寫一類生字。
3、完成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過一首描寫小孩在河邊釣魚時的情景的古詩,誰還記得它的題目?《小兒垂釣》你能試著背誦這首詩嗎?
2、讓學生在詩中畫出一類生字和二類生字,同桌之間讀一讀。
三、對照書中插畫,感悟古詩大意。
1、觀察圖畫,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涂上畫了些什么?
2、通過讀詩你讀懂了什么?結合詩句說一說。
3、把詩中描繪的情景將給大家聽。
四、學習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