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新課標,更新教育理念,有序推進義務教育新教材實施,轉變教學方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明確新學期重點工作,區教研室于9月12日下午在新興路學校召開了初中數學學科教學研討會。教研中心業務負責人、學科教研員、各教辦相關教研員、全區初中數學教師 130 人左右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議區教研中心數學教研員劉學玲老師做了題為《基于2022版數學課程標準的新教材培訓》的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
圖片
報告開始便列出了 “章前語為什么這么設計”、“回顧與反思為什么要提出這樣的問題”、“第一節的主要設計意圖是什么”、“新知學習設計流程的意圖是什么”、“如何將教材的設計意圖與學生的學情相結合”五個問題,引發大家的思考,并引導大家帶著問題進行接下來的學習。
課程標準的主要變化
報告對比了2011和2022版的課程標準,對其整體架構和主體描述的不同進行了分析。讓教師感受新課標更加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
數學核心素養內涵
以抽象能力為例,結合不同素養在各學段的具體表現,理解核心素養的整體性、一致性、階段性及貫通性。
教材體系及特色
通過對比各學段各領域的主題,凸顯課程內容的結構化和課程體系螺旋上升特色。詳細講解了六年級新舊教材在內容上的不同,深化了大單元的教學意識并強調了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
教材體例設計舉例
借助數與代數的“對象+”設計,內化新知學習的特點:遵循“情境——問題串——個性化理解——規范性表述”的認知建構過程。
參會教師交流討論
學習過程中,老師們思考、交流、質疑、討論,結合最初的五個問題將新課標與新教材的變化與學科核心素養結合起來,在教材體例設計的具體例子中感悟、體驗,形成新的認知,應用于接下來的教育教學。
區教研中心負責人展希強發言
最后,區教研中心負責人展希強與大家一起分析了全區的數學教學情況;分享了現在的教育形式以及我們面臨的變革、危機、機遇與挑戰;介紹了三位新入職的教師,并對大家提出殷切的期望: 希望大家在未來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增強責任意識;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多讀書、多學習;保持良好的合作狀態,加強集體備課,抱團取暖,相互支持。
收獲滿滿
通過這次研討會,老師們不僅對新課標和新教材有了新的認識,更新和充實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更是學習到了如何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眾行以致遠,合力可登高。相信老師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會不斷沉淀自我,同心協力,為孩子們的全面發展,為鋼城區的數學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