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韓愈
2、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蕭掄謂
3、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足己患不學,既學患不行。——韓愈
4、人能不食十二日,惟書安可一日無。——陸游
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7、治學有三大原則:廣見聞,多閱讀,勤實驗。--戴布勞格利
8、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偁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10、知識需要反復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爾諺語
1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2、好書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類活動最豐碩長久的果實。——史美爾斯
13、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姚合
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5、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16、有閱讀能力而不愿讀好書的人,和文盲沒有兩樣。——馬克·吐溫
17、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18、學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諺語
19、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海森堡
20、讀書不放一字過,閉戶忽驚雙鬢秋。——陸游
21、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盧梭
22、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長疾瘤。——袁牧
23、學習要有三心:一信心,二決心,三恒心。——陳景潤
24、人永遠是要學習的。死的時候,才是畢業的時候。——蕭楚女
25、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彭瑞淑
26、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縮?讀書小窗前,不見青矗矗。——環山樵
27、我們愈是學習,愈覺得自己的貧乏。——雪萊
28、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陸九淵
29、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
30、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之
31、學者貴于行之,而不貴于知之。——司馬光
32、人有坎,失于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顏之推
33、寂歷彈琴地,幽流讀書堂。——劉希夷
34、人家不必論富貴,唯有讀書聲最佳。——唐寅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36、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劉過
38、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39、讀書必專精不二,方見義理。——薛煊
40、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41、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辛棄疾
42、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朱熹
43、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44、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劉昚虛
45、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勞
46、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讀詩書向燈燭。——薛令之
47、讀好書就是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爾
48、熟讀之法,于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49、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50、讀書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波爾克
51、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52、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魯迅
53、藜羹麥飯冷不嘗,要足平生五車書。——陸游
54、不學,則不明古道,而能**太平者未之有也。——吳兢
55、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56、只要愿意學習,就一定能夠學會。——列寧
57、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8、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鶴
59、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謝逸
60、年少從他愛梨粟,長成須讀五車書。——王安石
61、不敢妄為些子事,只因曾讀數行書。——陶宗義
62、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63、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李白
64、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
65、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袁枚
66、有書堆數仞,不如讀盈寸。——劉巖
67、積累知識,勝過積蓄金銀。——歐洲諺語
68、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蕭掄謂
69、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70、日習則學不忘,自勉則身不墜。——徐干
71、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72、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73、凡欲顯勛績揚光烈者,莫良于學矣。——王符
74、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學
7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