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另一半要求過高,結果一直找不到對象。我的戀愛經驗很少,對未來的伴侶有著不成熟的期待值,這讓相遇變得更加困難。如何才能結束單身生活?有什么脫單技巧可以學習嗎?
首先,我覺得降低自己的期待值并不容易,但如果能夠找到合適的人,那么這份挑剔也是必要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是最完美的存在。但是,真正穩固和持久的關系需要雙方在各個方面達到平衡。
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必須確保自己的條件符合那些高標準。如果你像我一樣,對感情感到厭煩,那就要知道任何親密關系都是雙方共同努力構建起來的,不是一件孤立無援的事情。
即使遇到那個人,他也可能覺得我不是他所追求的人,那該怎么辦呢?尋找對方時,我們似乎總是在考慮對方是否滿足我們的高標準,而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上。人既有理性也有感性,如果選擇配偶只看外表而非內心,漫長婚姻生活必將成為一場災難。
正常的戀愛和婚姻不能完全基于要求達成協調。我認為婚姻是兩個人心靈相通、互相尊重、理解并共同進步的一次考驗。在情人的支持下,我們可以彼此完美,只要一起享受樂趣,一起度過快樂時光,即使面對不愉快,也能夠迅速解決問題,一起走過漫長的人生路程。
愛情中的一個真理是,無論對方現在多么優秀,在交往過程中我們總會發現他的缺點,即便是被完美包裝的大明星,也無法避免瑕疵。如果有人擁有完美的一切,你能保證自己沒有受到別人的指責嗎?別人不會忽視你的完美伴侶吧?你怎樣才能確定他只愛你?
人類本質無法徹底了解,因此結婚許多人出軌,并非因為沒有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有了完美的一半,別人才看不見嗎?如果比你更好的異性每天都圍繞你的戀人,你該怎么辦?
想想明星女朋友或男朋友,被粉絲罵后,他們還會尋找更多的心動。這就是為什么即使有所謂“完美”之人,要認識到對方一切好事都需要一起經歷,沒有誰一眼就能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人。
很多品質只有在一起才能真正理解,而初見時可能以為擁有一些優點,這種理解方式太片面了,就如同古代帝王被自己掌握國力救命恩人的權力奪去一樣,人類的心意不可測量,用一兩件事來代表一個人品簡直不足為信。
所以,我應該如何脫離單身狀態呢?有什么有效的脫單技巧可以學習嗎?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我來自幸福家庭,只要父母沒有愛情,就能與孩子建立融洽關系。我是一個安全型依戀者,一見鐘情給我帶來的安心感強烈。但這只是追求一種原生家庭熟悉感,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就是危險之舉,因為它意味著拼命尋找失去的情感安全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