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覺得這個夏天一去不復返了?

你以為拿到畢業證的那一天就是你結束學生生涯的那一天嗎?
你以為一旦關上熟悉的宿舍門,就再也不會打開了嗎?
你覺得下次你回學校的時候,這個地方會不會和你記憶中的不一樣?
你以為你再也拿不到火車票回這個因為恐懼而又愛又恨的地方了嗎?
你以為再也不會有一群人陪你買衣服,再聊各種男女了嗎?
是不是覺得再也不會回到那個對每件商品價格都很熟悉的小店了?
你以為你會因為沒有人再罵你傻而笑嗎?
你以為熟悉的足球場和那些熟悉的朋友永遠不會擦肩而過嗎?
是不是感覺自己討厭的考試再也不會糾結在每個寒暑假了?
你認為失蹤的人可能再也見不到了嗎?
你以為你睡了4年的床,以后4年都是別人的?
有沒有感覺這個被你罵了四年的地方是你最后懷念的地方?
你以為這里的每一條小路和走廊都有自己的故事嗎?
你以為這里每個食堂都有你討厭又喜歡的菜嗎?
有沒有感覺這是你踏入社會前的最后一個平臺?
是不是覺得這種分離,四年的恩怨,幸福的笑容都過去了?
你想,這一區別,那些卡伴,那些社團的,學生會的,團總支的,就不會繼續一起開會,一起表演節目了嗎?
你以為過了這一關,你就有了四年世界各地的朋友了嗎?
你以為這種差別再也看不到了嗎?
你想想,這差別,240路公交車不就開得像只瘋老鼠嗎?
今年夏天,我們將離開。
校園里花香四溢,而你卻在這幅花的畫卷中處于邊緣。你愿意感謝校園沒有拋棄它,但是時間已經匆匆來到你的身邊。你感嘆“半夏花開”,她說“王亞天堂”;你笑,“黑白歲月的樣子”,她傾身,“記得青春的眼神”;你如火,她冷若冰霜……然而,你和她都不曾察覺。不遠處,一顆又一顆的心在顫抖,似乎在做著一年后再一次環顧四周的夢。
不久之后,你失去了自習室學習的資格,在校園里悠閑散步的資格,原來學生的青春,學生證,校園卡,宿舍的鑰匙...一個接一個,時間的殺豬刀斬斷了綠壁。你把張永樂的高數、張健的讀書、政治輔導書都撕了,還編了中國公務員輔導書、事業輔導書。甚至像去年那些學長一樣,學長們穿上了蹩腳的婚紗,在大學的各個角落留下了自己依依不舍的“倩影”。六姐妹穿上漂亮的婚紗,把自己的“人生初夜”嫁給了難忘的青春。然后,當鏡頭停下來,你把學士帽拋向天空時,你可以聽到鮮花和淚水,陽光和灰塵,以及來自亞洲最宏偉,最高和最高的大門的每一塊磚的無盡沉默...
不久之后,你走在橫跨東西校區的彩虹橋上,在這座已經走了四年的“鵲橋”上。突然,你想起了第一年看的那篇《北方的河》。“理想,失敗,幻滅,熱情,疲憊,感動,鄙視,快樂,痛苦,都伴隨著北方那些大河洶涌的水,清脆的浮冰的沖擊,肉體的痛苦。北方的這條河不就是幻想、熱情、青春的河嗎?當我回頭看時,那不是劍橋,而是站在一片被譽為“北方明珠”的沃土上。你不能揮一揮衣袖就帶走一朵云,但你帶走了四年的記憶,那些親情,那些友誼,還有那些愛情...
很快,當你最后一次坐在寬敞的教室里,你會想起很多老師的聲音。也許,這些老師不記得你了,但你會記得是誰教會了你“微笑曲線”,收益遞減和邊際效用定律,是誰讓你知道熊彼特、明茨伯格、德魯克、彼得*是神圣的,是誰曾經說過“一個人對了,世界就對了”。當你最后一次停在女生宿舍樓下等女朋友的時候,你沒有像以前那樣急著叫她下來,但你心里清楚,她一定知道你在樓下。即使你不那么確定未來的自己會不會帶著她的眼淚回家,但你知道,那一刻,你必須鄭重地向她表明你的決心、希望和未來;當你最后一次和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四年的室友好好喝了一杯,你把所有的矯情,所有的遠慮,所有的煩惱都擱置在一個被遺忘的悲傷里,一個接一個,一瓶接一瓶,然后,你忘了是誰建議唱KTV的,然后你又附和。那天晚上,你喝醉了;那一夜,你哭了;那晚之后,你告訴自己,-"我畢業了!"
不久后,也就是一年后,我變成了你,現在的我,畢業后的我...
又是一個畢業季,校園里充滿了悲傷和興奮,微笑和憂郁。帶著深深淺淺的回憶,突然,對奧卡林新康的歌詞感觸頗深——
是的,我就是我。
我不能成為你
就連你也在那里獨自掙扎。
我只能默默的看著。
如果牽強附會的筆尖描述別人生活中的悲傷、快樂等建筑,“我不是你的,我也從未給你帶來過安慰。”有人說:“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死胡同。你進不去,我出不去。”于是,我攤開雙手,無奈地搖搖頭,搖頭。
我總是不喜歡問學長要去哪里,但我經常會問:“這四年你收獲了什么?”因為生命就像體內DNA的雙螺旋結構,永遠徘徊,永遠循環,沒有一個選擇能正確到最后。無論是研究生、公務員還是自由職業者,沒有人能有足夠的勇氣斷言這是對是錯。就像方方《風景》里的七哥,經常說“你我還是幼稚淺薄的。”但是,“每一段旅程都是一種實現”。校園里的陽光雨露清風日月……跟隨著我們的腳步,看著我們的影子,一起走過了四年四個365天。我從來不相信沒有一個人沒有收獲過什么,我也不相信有一個人一點都沒變。雖然他(她)無法感知,但他們的親朋好友一定會感嘆:“四年了,你變了!”
我想這就是我后悔第一年邁出入學第一步時沒有留下記憶的原因,也是每一個學生對青春和生命的追問。讀了很久,還是扮演著學生的角色,甚至家里人都祝我“更上一層樓”。父親給我看了他40多年的經歷和血淚,耐心地告訴我:“學生時期是一個人讀書學習的黃金時期。我一直認為在學校學習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多的時間。工作后,你會發現,‘沒有什么時候比學生時代學得更多、更快樂了。“起初,我不太相信。畢竟有句話曾經寫道,“時間是海綿里的水,越擠越多。“我覺得我是一個很會擠水的人,但是剛剛過去的執勤周的經歷讓我的魯莽和無知有了很大的改變。
拋棄了四六級、中國好聲音、中國合伙人等青春元素...我從小在LC大學的青春閣樓里長大,一個星期我一直保持著疲憊的眼神。也許,在其他高校,沒有這樣精彩的值日周。但是,這累的一周,辛苦的一周,穿梭的一周,確實玷污了校園的四年輝煌。一年一度的值日周,漸漸地,讓我們知道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原來,校園管理中心的外號是清道夫和搬磚工,伙食管理中心的招牌是餐廳清潔工,宿舍管理中心的學名是宿舍清潔工...就那樣,我的手磨出了黑繭,手臂疼痛,血腫了七天,眼睛朦朧。這一周注定是忙碌的一周,忙碌的不是學習,而是與此無關的打掃衛生。此刻,停留在英文閱讀的180頁,依然敘述著上周末的咒罵。偶爾回頭看看旁邊的研究生,趁著午睡,他拿起課本,匆匆瀏覽了無數個單詞。一瞬間,我不禁感到羞愧。
我再一次拿起卷軸,心情隨著千年一遇的寂靜而澎湃。我不禁要問,“未來,這么溫暖的心情,這么安靜的時光,這一切真的像水一樣的流逝嗎?”。也許,因為難得,所以格外珍惜;因為深刻,所以倍加難忘;因為短,所以不敢懈怠。如果有愛又沒有愛,怎么會因為這首看似平淡的青春歌曲而珍惜呢?翻開《方方文選》,我開始讀第一幅風景畫,上面寫著——
在廣闊的生活風景背后,在深淵最黑暗的地方,我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陌生的世界…
波特·萊爾